學術交流
以人為本的醫院建筑設計和布局流程--工程設計的實踐與體會
一、總論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醫療建筑設計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理念,經過多年的設計實踐與業主的交往過程中,我們認為以“人”為本的真正意義,這里的“人”不僅僅是指醫院的上帝——病人,還包括醫護人員、醫院的管理者以及陪護、探視人員。從病人的角度,需要的是一個良好、寬松的就診環境;從醫護人員的角度,需要的是一個方便的工作環境,從醫院管理者的角度,他考慮的是花費有限的物質獲得最大的回報以及對醫院方便的管理;從陪護、探視人員的角度,他需要的是一個簡潔、清晰的探視環境,同時病人良好的就醫環境也對陪護、探視人員的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也就是說,醫療衛生服務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健康的需要,對醫療服務、醫療人員的評價和滿意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病人的心理反應,進而影響到病人的康復進度和身體恢復。醫療建筑的設計應跟上現代醫學的發展步伐,從更高層次體現出對病人的關懷,從人的心理、生理等角度出發,創造出更為人性化的空間環境,讓病人早日康復,讓探視人員放心。
二、總圖設計中的“以人為本”的思考
醫院總體規劃的“人性化”特點,體現在總圖設計的方方面面,合理的功能布局,清晰的流線設計,優美的自然及人工環境,合理的外部空間設計,均能體現在總圖設計中對人的關懷,對人性的尊重。為了清晰明了地闡述總圖設計中人性化的設計要素,我們總結了總圖設計中“人性化”設計思維模塊,詳見下表。下面結合三項工程設計的實例就以上的思維框架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請各位專家指正。
?。ㄒ唬幉ǖ诹t院是寧波市以創傷外科為主的綜合性醫院?,F狀由門診、醫技、病房、后勤用房組成。在基地西側擬建一21層住院樓。在六院總體規劃中如何整合醫院的現有功能,使人們在醫院的總體布局中享受到“人性化”的關懷。我們的思考如下:
1、合理確定新住院樓的外部空間形式。45°斜線使門診與原病房樓之間的庭院與西側后塘河及城市景觀,在空間上和視線上貫通,使整個醫院的通風,采光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使人們擁有一個充滿陽光。綠化且通風良好的室外醫院環境。見《寧波六院住院樓擴建工程設計方案》規劃圖(圖一)
2、在主樓南側設探視入口,入口南側設廣場及停車場。人們進入醫院很容易到達新建病房樓。由于門診流線與探視流線分開設置,交叉感染的機會大大減少,也使病房樓安靜的療養特征得到了保證。(見圖一)
3、由于基地北側及西側有后塘河流過,在設計上,探視廣場的開敞空間充滿綠色及河流水面的波光瀲影,景色十分優美,為病人進入病房樓之前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在新建病房樓北側。一層咖啡廳布置在北邊,可充分享受到河流及其北側綠化的景觀,總之,優美的河流及綠化美景,伴隨著患者從外到內,使患者有回歸自然的感覺。見圖一。
4、醫院總體功能整合也為患者在門診、醫技、病房之間的有機聯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新建病房樓與門診之間,利用門診內部走廊與病房樓相聯系。通過對原病房樓西端的改造(連廊和過廳)使老病房樓與新樓連為一體,極大的方便了患者和醫生的交通流線。使患者在門診、醫技、病房之間,具有清晰的流線,避免了醫院中“流線迷宮”的缺點,使患者在就醫過程中享受到交通便捷、明確所帶來的方便。
5、停車場設計中在“人性化”關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汽車進入家庭進程的加快,更多的患者以驅動方式到醫院就診,如何解決這部分人流便捷到在他所就醫的區域顯得尤為重要,在設計上通過合理的車位布局,利用地下停車的方式,進入地下室通過相應電梯進入就診區域。(見圖一)
?。ǘ┥綎|省省立醫院是山東省最大的醫療衛生機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形成了省立醫院現有的建筑風貌,由于是老醫院在總圖設計上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在“人性化”關懷方面進行了如下思考:
1、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新建省立醫院外科手術中心,層數26層90000m2,寬102m、高100米,屋頂設直升飛機停機坪,紅線距經五路20米,距緯八路15米,其東側為一歷史文化建筑(2000年被確定為山東省優秀歷史保留建筑)人們對優秀歷史建筑的感情由來以久,當患者進入醫院,看到優美典雅的歷史建筑,新穎挺拔的現代化病房樓,心里對醫院的總體實力就有了充分的肯定,在設計上為了表達這種心理要求,在大樓與保留建筑之間留有20×20米綠地,人們在此休閑、觀賞、使患者在發思古之幽情的同時感受到新舊建筑對比帶來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見圖二)
2、與街道文化的溝通:
為了使病人更好地由市井文化氛圍,進入到醫療就醫環境,在新建手術外科樓北側裙房采用架空二層的處理手法,以騎樓的形式與經五路的街道文化相呼應,使患者感受到日常生活與醫療就診的融合。尤其是進入大廳的十字交叉大廳的感受,更使病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見圖三)
3、在醫療流線的設計上也充分考慮了患者的要求,眾所周知,作為省級老醫院,由于歷史的原因,其功能布局,醫療流線,環境質量,均達不到理想的現代化醫院的要求,在設計上,為了更為方便清晰地引導病人至各功能區,我們對整個醫院的功能進行了整合,整合分兩個層次進行展開,首先地上人、車、物流的整合,將門診、醫技、保健病房樓、外科病房樓,內科病房樓用連廊相連形成清晰的醫療流線。其次,考慮到省立醫院用地的緊張,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的作用,實現南區,北區流線的貫通(物流、人流)及醫療區地下流線的整合。(見圖四)
?。ㄈ┏J焓械谝蝗嗣襻t院為一三級甲等醫院,現狀門診、醫技、病房、后勤均已形成,隨著醫療事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醫院院內擬新建3萬M2的病房樓。在基地中有清朝翁同和親屬的私人花園,為蘇州在古典園林特點,在設計中如何體現“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是我們設計中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在設計上做了如下思考:
1、將兩個護理單元的病房,東南向布置,使病房正對庭院,實現了景觀與朝向的雙重作用,二者互為借用。庭院是病房樓的室外休閑的花園,而大樓又是內庭院的背景,二者相得益彰,使新舊建筑氛圍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患者至此環境,其就醫心理得到了較好的調整。(見圖五)
2、新建病房樓的定位,使整個醫院的功能布局得到很好的改善,門診、醫技樓在東側設單獨出口,后勤用房在北側設污物出口。探視入口,開在南側,形成清晰明了的功能分區,三大分區既有分割,又有聯系,使病人就醫有了非常明確的選擇,使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降至最低。(見圖五)
3、在新建病房樓與內庭院之間的探視廣場的設計上,也充分考慮了人們就醫觀賞美景的雙重要求。利用園形放射的綠化廣場設計,合理區分探視人流及休閑觀賞人流,使探視及患者可直達病房樓,休息等待的人流則可靜心地觀賞蘇州園林的美景。(見圖五)
總之在醫院總體規劃設計中,患者在進入建筑物之前的生理、心理等感受都是我們在總圖設計中應該關注的問題。我們認為:優美的外部空間設計使患者充分體驗現代建筑造型帶來的震撼與娛悅;清晰的流線使患者輕松而便捷;完善的功能分區為患者就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優美的自然景觀使患者徜徉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忘掉了疾病的痛苦。愉快地接受治療與康復。
三、單體設計中“以人為本”的思考
?。ㄒ唬┕部臻g人性化設計特點
隨著現代化醫院的發展方向,醫院服務范圍的不斷擴充,服務理念的不斷變化以及醫院裝備的飛速發展,醫護人員、病員及探視人員的公共活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功能更進一步完善,入口大廳也不再局限于出入院辦公,收費,導醫及一些鮮花店、小賣部等設施,而是將銀行、郵局、書店、餐廳以至于文化設施也引入醫院的公共空間當中,形成共享廳的高大空間,徹底改變傳統醫院冷峻、單調的形象,使病員一進醫院就感覺到親切、輕松的氣氛,減輕患者心理上的壓力,酒店大堂式服務理念已越來越成為現代化醫院的新趨勢。
1、方便患者的設計:方便患者的設計,包括人體工程學的良好運用,無障礙設計,明顯的指示標志的導向設計,由于入口大廳是包括患者、醫護人員及探視人員集中的地方,應充分考慮各種人流的走向,停留的空間,各種人流的合理安排,以及劃分不同的使用空間,有秩序的組織人流,方便人的良好使用。
在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病房樓的設計中,入口大廳的設置,根據場地情況,分為患者、醫護人員及探視人員的門廳,分別合理組織人流,在公共大廳中設置超市、咖啡休閑及商務中心等設施來充分考慮人的因素,一切為人著想;另一方面,通過室內環境的再塑造,如將保留原有基地的良好景觀引入室內,提供借景的條件,不僅僅是提供一個空間、一個場所,更重要的是考慮“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塑造一個較好的空間和場所,從人的心理層面上給予提高。例如在山東省立醫院外科手術中心的設計中,如何將一幢近9萬平方米的大樓的公共空間塑造為一個輕松、寬敞的空間,是我們在設計中的一個難題,一是人流,二是功能的多樣性。為此,通過我們的分析,整合相關的功能,將一、二層設計為一個縱橫的十字形的共享交通大廳,清晰明了的將一、二層八大功能合理安排在交通廳的周圍,既解決了人流的過分集中,又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同時輔以簡潔、明了規范的指示標志,有效地引導患者方便地使用醫院的各種設施,迅速到達要去的部門,減少空間的單一及房間不明確所造成的人們情緒上的被動和急躁,另外通過對大廳內的空間的塑造,如運用“健康環保安全”的綠色材料,空間的藝術化處理、雕塑、水景繪畫作品等一系列手段,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理念。(見圖六)
?。ǘ┦中g部“人性化”的設計特點
1、手術部作為外科領域反映高度治療醫學水平的工作環境,首先是滿足手術需求的所有功能,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無菌的環境,減少創傷感染,以及要求醫務人員創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適環境。同時,考慮患者家屬等候的良好場所及便捷的信息反饋。
2、考慮到“人性化”的特點,手術部在醫院的設計位置應與中心供應,外科病房、ICU、病理,檢驗、放射科有密切聯系,方便醫護人員的使用與管理。合理地安排幾個區,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同時也是提高了醫院正常運轉的前提,從醫護人員的衛生通過,患者的手術準備到醫生的業務展開,在細節的處理當中考慮以人為本的理念,患者要有簡潔的流線、良好的通達性,包括對走廊的空間處理,如寬度、高度、色彩、裝飾,應本著減輕術前患者的心理壓力來設計。醫生在手術中的一切準備工作同樣應方便展開,各種器械、敷料、設備以及患者用血,病理的化驗都應順暢、合理安排。手術室中對醫護人員休息空間的塑造及患者家屬等候空間的塑造同樣重要,寬敞、自然采光、通風都應是考慮的重點,通過先進的視頻的手段來報告手術中的情況,讓家屬第一時間獲得信息,這些都是以“人”為本的設計。
?。ㄈ┳o理單元“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1、護理單元的設計應以方便病人為中心而進行,而醫護人員是保障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療和照顧,早日恢復健康的主體?!耙匀藶楸尽钡脑瓌t同樣也應在他們的環境中得到體現。
護士工作區域的設計,首先滿足位置適中,開敞、開放,與各區域的聯系快捷的需求,患者可以方便的接觸到護理人員,隨時感受到護理人員對他的關心照料,適中的位置可以減少護理人員的行動距離,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根據病人身體狀況及護理需求不同,如ICU、監護室設置在護士站附近,以保證采取措施處理。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治療、處置、換藥用房、提高勞動效率, 各類用房設施可參照,一體化廚房的設計原則進行設計,安排好護士的更衣、休息輔助空間,達到自然采光通風,使護理人員也有一個舒適、便利的工作環境。
2、醫生的區域
在以往護理單元平面的設計中,醫生工作用房通常和護理用房布置在一起,對患者完全開放,這種情況滿足了病人心理的安全需求,但同時也對醫生的正常工作產生了干擾,醫生對病人的了解及制定護理治療計劃,可交給護士執行,醫生間的討論、會診、示教應有一個自主封閉、合理的區域,免受干擾。
● 病人使用區域
首先是安排良好的朝向,通風等條件,可從通風、采光、隔音來考慮,另一方面,可根據床位數的不同來劃分區域,方便護理,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再者,對病員治療空間的設置,同樣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計,良好的 交往空間,可以幫助病人迅速融入新的集體,消除陌生感、不便感。
● 輔助空間
交通空間的處理,應結合就醫特點,適當安排等候區域,方便管理。另一方面,交通空間的處理,可配合色彩材料等手段,聯系、區分護理單元的各個區域,護理單元的入口空間可以適當變化,打破千篇一律的特點,多樣化也是對病人私密性及個性化的一種強調。加強病人對所處環境的融合,減少其無助、受控的消極感受。
四、“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的展望
隨著醫院高科技、高智化的發展,醫院中高情感的研究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高情感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就是在醫院建筑設計中,如何分析人們的心理及感受并合理地體現這種思想,通過筆者的思考,“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的展望有以下幾個趨勢。
?。ㄒ唬├矛F代社會,高科技成果,在人文主義思想框架下,建立高效、快捷的醫療系統,從而帶動醫院建筑的發展。
?。ǘ┙栌萌梭w工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邊緣科學的研究成果,拓寬“以人為本”的設計外延,系統地建立醫院設計中有關人性化設計的理論有手法。
?。ㄈ┙栌煤蟋F代化建筑的有關理論,重新詮釋“以人為本”,將“以人為本”的設計由具家實在的現實過渡到“雅俗文化”交融的深層次的隱喻與關聯,真正使“以人為本”的設計進入到藝術的境界。經人以美的享受。
?。ㄋ模耙匀藶楸尽钡脑O計應以人們的心理活動與依據,以生理特征為基礎,以行為活動為指南,以人們對醫院需求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解,真正實現“賓至如歸”的感覺。
綜合所述,如何在醫院設計中充分挖掘“人性化”的含義,充分考慮到人的因素,永遠是醫院設計中始終關注的主題。大到總體布局、內部功能之間的關系,小到家具、色彩都有很多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通過以上幾個工程實例的介紹,只是我們對這一主題的所思所想,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友情鏈接 FRIENDSHIP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