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東京臨海病院觀感
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我們對東京臨海病院的建筑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總體感覺該院建設不錯,與我國的醫院有模式上的不同,也有很多值的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與我國醫院在管理運行模式等方面的差別
1、歸屬權不同:我國綜合醫院大多為國有,非營利性,而該病院為私立醫院。
2、院內管理模式不同:如該院的醫生辦公室等房間大多為集中設置,病區房間主要為病人用房,輔助房間比我國大多數醫院少。
3、醫院運行模式不同:病人的護理工作主要由護士來完成,一般病人不須陪人長期看護,探視人員也較少。
4、經濟條件的不同:該院建筑造價較高(39萬日元/平方米折合人民幣近3萬元/平方米)我們國家大多數醫院造價只有2000元~3000元/平方米。
二、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1、節約的概念:該院造價較高(39萬日元/平方米),有很多的空間不僅是用來滿足基本使用,而是來創造空間的舒適性,但并不是每個空間都追求空間高大,其病室、衛生間等的空間并不比我國現在新建醫院的面積大,但設計比較精細,令人感覺舒適。而現中國的某些醫院,盲目追大求洋,時有門廳過大過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大大增加了運行費用。
2、人性化的概念:該院的建設處處充滿了對病人的關懷,尤其是對殘疾人方面,而我們有時還只是停留在口號上。
3、醫院建設決策的科學性:中國的醫院一般都比較正式的招標,雖然從形式上是選優的模式,但往往每個設計方與院方均沒有很好的溝通和交流,中標的方案與最終的實際要求有較大差距,失去了招標選優的意義,同時也浪費了建筑師們大量的精力。有時在決策過程中各種非技術因素也經常影響設計的決策,日本的醫院建筑設計招標的并不多,但院方選擇設計單位后,經認真地溝通,精心地設計,反而更能保障結果的科學性。
4、室內空間的處理;中國的院長和建筑師們往往更注重建筑的外部形象,而對室內空間時有忽略,在設計招標時,某些領導也只是注重建筑的外觀,而對室內空間少有問津。實際上,相對而言,室內空間對病人、醫護人員等的影響可能更大,日本的建筑外觀形象大多非常簡潔,室內空間力求舒適。
5、建筑的日常管理:臨海病院使用已有2年,但室內外各個部分均完好如新。建筑物的使用是百年大計(我國規定一般公共建筑的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其建設的投資只占整個建筑使用投資的很少部分,有效的管理和維護能有效地保證和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總體來說可產生巨大的效益,反觀我們的建筑,有相當多的建筑未到設計合理使用的年限就被損壞或拆除,造成巨大的浪費。
6、細致的研究工作:日本建筑師的研究在醫療建筑的很多方面比我們起步早,工作也更加細致,為日本醫療建筑的設計和建造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保證了其建設的科學性,而我們由于在某些方面(如??漆t院)研究工作的欠缺,有時導致建設的盲目性和浪費現象。
7、建筑師的素質與設計院之間的競爭,中國目前實行的設計低收費制度和設計單位體制的關系(如有的單位正在改企過程中等)不利于建筑師在學術研究上的努力,在利益的驅動下設計院的無序競爭浪費了建筑師的大量精力和設計中的非技因素增多,某些醫院院長和主管領導的短視行為也經常導致設計的先天不足。
8、數字化醫院的建設,如臨海病院已完全達到電子病歷檔案等數字化管理。
三、對中國醫院建筑建設思想的建議和設想
諱疾忌醫是自欺欺人,盲目自卑只能令我們迷失方向,亦步亦趨也只會令我們重復別人的彎路??吹轿覀兊牟蛔愫腿思业拈L處,更要認清我們的需求與他人的不同,才能找準我們自己的方向。
個人觀點認為,我們現在應有計劃地進行一些基礎的研究工作,力所能及地改進我們在各個建設環節中的一些做法,具體如下:
1、按專業、類別等對醫院建筑的多個領域進行較詳細的調查研究,分析醫院建設近、中、遠期的發展趨勢,完善我們的規范和標準,對醫院建筑的策劃、設計、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
2、做一些宣傳和影響的工作,使我們的決策層認識到醫院建筑的復雜性,重要性和與其他民用建筑的區別,增加我們決策的科學性。
3、努力提高我們的規劃設計和醫院管理的水平,使我們的醫院建筑能夠長遠地發揮最大的效益。
友情鏈接 FRIENDSHIP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