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赴美國考察印象
赴 美 國 考 察
——隨想隨筆
應中國醫院協會醫院建筑系統研究分會的邀請,四分院楊曙光、韓曉琳、錢寧亞、張華章一行四人于6月中旬至7月初,赴美國對醫院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安排,對洛杉磯San Gabriel Valley Medical Center和華盛頓INOVA LOUDOUN HOSPITAL兩家醫院進行了詳細地考察訪問,并分別和院方院長或部門負責人進行了交流。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對西方主要國家醫院的管理模式,使用要求以及醫院建筑的設計理念等有了直觀的了解和認識。
美國的醫院規模一般不大,超過500床位的醫院并不多見。主要原因是他們社區醫療網絡完善,疾病預防措施得力,醫院??苹厔菝黠@,醫療保險制度普及,加之醫療設備先進,藥品等醫用產品質量有保證等。在此僅就醫保體制舉一例,陪同我們的翻譯姜先生,其妻生女兒,醫院收費8000多美元,而他僅需交9美元,其余均有保險公司支付。這種以法律為保障的社會綜合體系,基本能做到有病就看,就近就醫,當然不需要許多大型醫院。
就一座醫院而言,單體建筑不追求高大,而重視實用;裝飾不追求豪華,但重視材料的選擇和色彩的運用;總體規劃比較合理,重視綠化,留有充分的發展空間。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重視環保。從一個側面來看,美國的不少城市也存在“臟、亂、差”的問題,但醫院環境卻潔凈如洗。另外,醫院的人性化管理也讓人感動,僅舉華盛頓INOVA LOUDOUN HOSPITAL產科為例,嬰兒室設有嚴密的安保系統,非直系親屬陪同(也需通過安檢),任何人都不可能接近嬰兒。嬰兒室的陳設、房間的尺度、材料的色彩和材質、醫護人員的服飾等,完全是家居的氛圍,找不到醫院的感覺。醫護人員悉心護理、精心照料,真是無微不至,孕婦儼然成了貴賓。如果稱中國兒童是“小皇帝”,那么美國兒童一出生就享受到“總統”待遇。
通過相互交流對話,他們對我們的設計理念表示認可,對我們對醫院建筑的理解,尤其是對醫院功能的熟悉程度表示“驚訝”,同時對我們國家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表示欽佩??疾旖Y束,有的醫院送紀念品,有的則盛情款待,我們也只好欣然接受。
這次美國之行,感觸最深的不是沿途的景色,甚至也不是考察本身,而是作為中國人由衷的自豪感。從華盛頓飛返北京的旅途中,弦窗外白云輕浮,太平洋煙波浩淼。腦海里思緒萬千,感慨系之。沒有強大祖國作為泱泱大國的崇高地位和尊嚴,中國人何曾受到過西方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沒有院黨委順應形勢、銳意進取,沒有全院職工齊心協力、奮力拼博,就沒有省院今日的大好局面,也就不會有幾年來數百人次出國考察、深造和學習交流的機會。
再有幾個小時就要回到祖國了。奧運開幕在即,“神七”就要飛天,院慶五十五周年……。我們應該做的事很多很多。
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我們一往無前!
為了省院的穩定和諧、持續發展,我們努力奮斗!
為了明天,我們永不停息
四分院 張華章
友情鏈接 FRIENDSHIP LINK